2.1 高效的前提:摆脱高中思维
高中思维
高考,诚然为大众提供了阶级跃迁的途径
但是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强化的训练和某种扭曲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我们在意着各种评判标准,GPA,竞赛的奖项,读研,工作的工资。
诚然,这些很重要,但是生活是没有所谓最优解的,在你一味的拿所谓标准当作自身的标尺的时候,无形之中,也让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理解。
并且,全部依赖他人给你指明方向的人生已经结束了!
你无法依赖大学里的老师还是家里的父母来为你指明所谓的方向,你的人生只属于你自己,你的道路也只能由你自己来思考。
考研的老师会更加重视你是否有能力与他进行利益交换,公司更在乎你是否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想当然的思考已经无法跟上这个飞速运转的世界了。
大学现状
在这里引用一段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指南的一段话。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
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
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 —— 学不懂?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
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
真正在课堂上口传心授的教学,其质量是不会有人过问的。教学评估会考察实验报告格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够,但是绝对不会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几个听懂了的。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 “教学培养计划” 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好比说食堂师傅炒一大锅菜给上千人吃,我敢说我分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夹生。
所谓 “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然而现实中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人难以信任
诚然,杭电不可避免地也会受相应的 “学术共同体” 的影响,波及了包括但不限于竞赛,授课质量,氛围引导方面诸多的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的,杭电也有不少优秀的老师愿意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并且,杭电仍然有不少教育资源,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所需所求。(保研除外)